发布时间:2025-04-24 来源:新华网
据中国地震局消息,4月9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红河断裂科学钻探工程开钻动员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召开。钻探工程将在红河断裂中南段钻探1孔约3000米深的科学钻和1孔约800米深的先导孔,获取深部岩心样本,建设岩心库和实验室,开展多参数井下地球物理场长期观测,研究红...
发布时间:2025-04-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大震后发生多次余震,最高余震震级达7.5级。3月30日,汤加群岛发生了7.3级地震。当天,日本北海道以南近海也发生了4.5级地震。而对接连发生的地震,很多人担心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对此,《中国科学报》专访了国家自然灾害防...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中国科学报
火星上数千次只发生在夏季的神秘地震与任何已知的地震迥然不同,让科学家感到困惑。自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洞察号”探测器抵达火星以来,已经记录了数千次地震,其中包括一些令人惊讶的大地震。这表明火星的地震活动比人们最初想象的要活跃。现在,瑞士苏黎世...
发布时间:2025-03-20 来源:中国科学报
第四纪冰川演化对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和生态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缺少关键区域可靠的冰川地貌测年和统一的年代分析方法,高亚洲北部大区域尺度上第四纪冰川演化的时空模式一直未能得到清晰阐述。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杰教授团队,通过关键区域更新世冰川作用...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刘志伟与该所研究员李元合作,研究发现了高温高压实验限定地幔中硒和碲的丰度。他们通过精确测定硒和碲在硫化物熔体与硅酸盐熔体间的分配系数,探讨了它们在硅酸盐地幔中的丰度及其对地球挥发份起源的启示,为这一争议提供了新的见解。近日...
发布时间:2025-03-03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广东省地震局和浙江海洋大学,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沉积层厚度、古河道分布及灾害风险。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地震学会公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中国科学报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似乎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或增进我们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理解。相关研究2月13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地球的固态内核被认为在维持地球磁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内核成长是液态外核内部对...
发布时间:2025-02-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永祥团队通过对山东九龙山和辽宁西山两个晚寒武纪剖面的古地磁研究,并与同时代西伯利亚的磁性地层结果对比,将华北板块寒武纪的古地理位置标定为南半球低纬度、东冈瓦纳大陆的西侧,靠近东冈瓦纳大陆,但不与其之间相接的位置。1月14日,相关...
发布时间:2025-01-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琳琳团队联合德国不来梅大学教授Achim Kopf、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伟等科研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8600)等资助下,在海域地震滑坡与陆上地震滑坡的对比分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发表...
发布时间:2025-01-1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令佳琪、研究员李鹏飞和袁超及其合作者,研究了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弯曲过程中上覆板块三维变形协调样式,揭示了俯冲带大规模弯曲驱动地壳增厚与岩浆弧迁移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伍纯昊和研究员崔鹏联合多位国内外学者,研究了2008年汶川地震先存断层构造损伤与同震位错的关系。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大地震通常会沿先存活动断裂产生显著的地表破裂,一般地表位错越大的部位,地震次生灾...
发布时间:2025-01-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廖泽文团队成员、副研究员程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圈层作用油气富集理论等项目的共同资助下,开展了系列的烃类芳构化及其氢同位素分馏机理的实验研究,并揭示了地质体中烃类芳构化及其氢同位素分馏机理。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有机地球化...
发布时间:2024-12-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苏本勋对斯里兰卡碳酸岩开展了野外考察、岩石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厘定其为壳源成因,同时对近二十年来报道的全球壳源成因碳酸岩的时空分布、产出特征、岩石矿物学特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总结。相关研究分别发表...
发布时间:2024-12-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古人类走出非洲后,在欧亚大陆的迁徙扩散、生产技术发展与气候环境和地貌变迁存在什么联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昝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小敏以及研究员张伟林,联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Julien Louys、Michael Petraglia以及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授Robin Dennel...
发布时间:2024-12-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杜岩团队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Janet Sprintall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在热带印度洋环流水团混合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
版权所有:陕西省地震局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边家村水文巷四号
电话:029-88465498(应急值班) 邮编:710068
陕ICP备11004727-1号 网站标识码bm5326000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295号
网站地图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