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中国科学报
美国地质调查局科学家Kendra Lynn和合作者研究显示,2022年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喷发前,其破火山口下有持续两个月的岩浆侵入期。研究结果增进了对该火山机制的理解,或有助于帮助全球科学家更准确地预测火山活动。相关研究11月13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冒纳罗亚...
发布时间:2024-1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5日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这是中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以为重大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风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为保障重大工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大型地震工程模...
发布时间:2024-11-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长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马思源在长江大学教授夏小平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斌的指导下,运用十万大山拉分盆地证据揭示了印支与华南不规则板块的穿时碰撞。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地质学会刊》。一些学者认为,十万大山盆地及...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资助下,基于界面成像方法揭示长白山火山区下方穿岩石圈的岩浆系统。相关成果发表于《地质学》(Geology)。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规模最大、灾害性喷发风险最高的活...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科学网
今年7、8月份,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降落大量火山灰。如何能将这些火山灰“变废为宝”?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团队正在对此研发一项技术。埃特纳火山海拔3300多米,活动频繁,大量火山灰随风落到附近城镇。其中,埃特纳火山东南方向的扎费拉纳市是近期受火山灰影...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陈克杰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地质学》发表最新研究,剖析了活动褶皱冲断带长期褶皱生长和瞬时同震变形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为理解突发、剧烈的地震如何影响到数百万年的慢速、渐进的褶皱变形、地形塑造提供了新视角。活动褶皱冲断带分...
发布时间:2024-10-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伟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徐景平团队等合作,重建了海底峡谷浊流的沉积动力过程。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论文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宇平表示,据估计,每年有超过100...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敏团队和特聘研究员林间团队与合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北印度洋莫克兰俯冲带的地壳结构及其地震构造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
发布时间:2024-09-1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韦振在研究员李洪颜等人的指导下,对山东无棣大山霞石岩开展了橄榄石斑晶熔体包裹体研究,发现熔体包裹体在记录源区组成和熔融机制方面比全岩具有明显的优势。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大地...
发布时间:2024-09-05 来源:科学网
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地质学论文认为,地震可能导致石英中形成电场,从而导致金块沉积。这项基于实验室实验的研究发现,或有助于理解某些金矿如何形成。该论文介绍,石英是一种压电矿物,这意味着它遇到...
发布时间:2024-08-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新西兰北岛弧后地区南部上地幔和俯冲板片的变形特征。相关成果发表于《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明辉团队与浙江海洋大学以及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
发布时间:2024-08-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助理工程师余杭涛和工程师张辉联合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许闯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创新方法构建了南海北部莫霍面模型,为大洋钻探科学工程的南海选址问题提供参考。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地球物理杂志》(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发布时间:2024-08-01 来源:科学网
记者30日获悉,“谛听”地震波大模型日前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发布,将于2024年底公测。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亿级参数量的专业地震数据处理大模型。2023年9月,由成都产业集团、成都天投集团联合运营的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建“地震大模型创新...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罗海澎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层油气理论与智能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合作者们在《科学》发表了关于日本能登半岛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2024年日本能登半岛震级为7.5级地震的复...
发布时间:2024-07-18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关于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地震活动规律及其破裂特征的重要研究工作,并在地震破裂类型与特征的控制机理方面取得新认识。相关成果发表于《第四纪科学进展》(Quaternary Science Advances)。大洋俯冲带逆冲大断裂可...
版权所有:陕西省地震局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边家村水文巷四号
电话:029-88465498(应急值班) 邮编:710068
陕ICP备11004727-1号 网站标识码bm5326000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295号
网站地图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