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10月29日报道 印尼气象和地球物理机构负责人法齐介绍,2009年,工作人员对预警系统例行检查时发现问题;上个月,整个系统失灵,原因可能是操作失误。他说:“我们不掌握专业知识,缺乏专业人员,系统无法发挥应有效用。”
印度尼西亚政府官员27日承认,25日海啸前,预警系统没有发出警报。
2004年海啸后建成
西苏门答腊省救灾部门说,截至28日,已确认死亡人数增加至343人。
一些幸存者回忆,海啸来袭前没有接到预警。政府官员承认,这套海啸预警系统1个月前失灵。
印尼亚齐地区2004年遭遇7.9级地震,触发印度洋海啸,波及19个国家,致使20多万人死亡、50多万人无家可归。印尼死亡大约17万人。
那场海啸后,印尼着手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由德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08年建成。这套系统借助浮标监控海面高度变化,所获数据经电脑分析,预测是否会发生海啸。
救援评估部门官员里达万·贾迈勒丁说,明打威群岛海域两座监控浮标“遭到破坏。每座浮标耗费大约56万美元。”他没有说明浮标遭到破坏的细节。
据报道,印尼技术评估与应用署(Indonesian Agency for the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一名工作人员说,海啸预警系统中两个侦测海浪的关键性浮标疑似遭到人为破坏,失去了工作能力。
另一名官员指出,系统使用潮位计、浮标对海浪进行测量并获得数据,但对于海啸的早期预警来说,浮标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比潮位计更为重要。因为浮标直接被投放在海面上,与安装在海岸附近的潮位计相比,能更快地测量到相关数据。
联合国一名灾难评估专家指,这一预警系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把预警及时传送到偏远的岛屿,仍是这个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明打威群岛上的海啸幸存者也称,海啸来袭前,他们没有接到任何警报。在北巴盖岛小镇锡卡克(Sikakap)港口内安置的地震、海啸预测系统也已坏掉。
同时,专家指出,即使是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了作用,如何让居民意识到灾难的逼近,迅速采取措施逃生,也是当局面临的困难之一。地震有时候就在海岸边发生,预警即使抵达,也可能让居民没有足够时间行动。
专家举例说,25日印尼的7.7级强震虽然发生在海底,但灾区之一的北巴盖岛距离地震震中十分接近,且地理位置偏远、通信设施落后,村民既不能及时接到预警,也没时间逃生,因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不过,对震中附近地区居民而言,预警系统是否有效可能没有大区别。按照贾迈勒丁的说法,25日地震震中位于南巴盖岛西南大约78公里,“海啸5至10分钟后来袭”,当地居民即便接到预警,也没有时间逃避。
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印尼投入巨资建设了海啸预警系统。但是明打威群岛的居民说,他们这一次没有听到警报。印尼媒体称,由于缺乏维护,海啸预警系统在此次海啸中并没有发挥恰当的作用。
印尼气象局主任哈里约诺28日证实说,预警系统中部分设备已失窃,“我们的一些仪器被偷了,例如地震仪和太阳能电池等,但每100个仪器中不见的只有两三个。整个预警系统仍然运作良好。”
印尼技术评估和应用局官员查马鲁丁表示,明打威群岛有两个预测海啸的海上浮动探测器遭破坏。“这种设备非常昂贵,每一台要花50亿卢比(约56万美元)。”
此外,联合国灾害专家博纳帕斯表示,警报传递是工作难点,而此次的海啸又正好发生在偏远群岛。印尼总统府发言人帕沙认为:“也可能是海啸来得速度太快,使预警体系来不及发挥作用。”(马晶)
印尼救灾官员28日宣布,在此次海啸中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343人。随着救援工作继续展开,印尼舆论也开始对耗资巨大的海啸预警体系未能发挥作用展开讨论。
西苏门答腊省灾难管理局28日宣布,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343人,仍有338人失踪。该管理局主任哈蒙斯亚表示,海啸发生4天了,救援人员对找到失踪者已不抱太大希望。“他们相信,许多遇难者的遗体都被卷入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