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快讯: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说,日本将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强震由里氏8.8级上调至里氏9级。
小资料:"地震震级修订的原因"
测量地震震级是根据在地面上测到的地面振动的强烈程度来测量的,但是因为同样大小的地震所引起的地震动在近的地方振动大,在远的地方振动小,所以必须把它由近到远振动幅度怎样变化的规律即衰减规律事先弄清楚;同时,要确定一个震级的起算标准,即究竟强度多大的地震是零级地震?然后参照着它定1级地震是多大,2级地震是多大,等等。这其中有几个难点:
其一,在地面上测到的地震引起的地面振动,不仅仅是由地震的大小决定的,它还跟地震波传播的时候所经过地方的性质大有关系。在不同的地层、沿不同的方位,地震波的速度都不一样,介质对地震波吸收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即使距离相同,在不同方位的地震仪记到的地震波动的幅度,也因为传播地震波的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其二,地震是地底下岩石突然的错动,这个错动是有方向性的。地震发生的时候,向东发出的地震波和向北发出的地震波,在幅度上本来就可能不一样,即辐射有所谓的“方向性”,好比电视塔发射电磁波的时候,发出的波在不同方向的强度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在做震级测量的时候,理应事先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够做到用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台站能测出来一样的结果。实际上地震刚发生不久时,这是不完全可能的。陈运泰指出,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地震发生的时候,常常看到震级不一样的一个原因。
此外,地震学家在测量地震震级的时候常不得不用不同的标度或尺度测量,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可以用同一把“尺”来量的,在某个震中距范围的地震只能用某个震级标度来量,而在另一个震中距范围的地震则只能用另外一个震级标度来量。-------摘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地震学家陈运泰院士在《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长度"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