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陕西省地震学会举办的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作为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2011年陕西省“学术金秋”重点活动之一,学会深入贯彻落实本届“学术金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题。引导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多层面、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启迪科学思维,激发创新活力的交流平台。
出席交流会的有陕西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陕西省地震学会理事长胡斌、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学会副理事长彭建兵,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学会副理事长赖绍聪、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副主任、学会理事王庆良、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研究员、学会理事王双绪等专家。会议由学会秘书长王恩虎同志主持。来自陕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北大学、长安大学和西安市地震局的50余位会员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会。会议收到了地震地质、区域地震活动性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场观测、震源机制快速产出、地震灾害防御工程等论文20余篇,会议交流10篇,并对收到的论文进行评比,设一、二、三等奖各1篇,优秀奖若干。
本次学术交流会上,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学会副理事长彭建兵是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做了开篇报告《地裂缝研究新进展-兼论地裂缝与地震关系》,报告分为华北地裂缝研究、 汾渭盆地地裂缝研究、西安地裂缝研究新成果、西安地铁地裂缝防治研究、高速铁路地裂缝减灾研究、略论地裂缝与地震关系几个部分。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学会副理事长赖绍聪以《勉略构造带蛇绿岩与相关火山岩性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陕西省地震局冯希杰研究员、学会理事、以《鄂尔多斯地块南北缘盆地对比和分析》为题目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副主任、学会理事王庆良做了《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介绍》的专题报告,报告分为喜马拉雅计划项目介绍、青藏高原东缘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主要进展、鄂尔多斯地块周缘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主要计划。报告会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于会员提出的问题,专家都在现场一一给予解答。
李春锋、石军、刘春、任隽等学会会员做了交流报告。本次学术交流的内容涉及地震地质、区域地震活动性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场观测、震源机制快速产出、地震灾害防御工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交流会上互动积极踊跃,总结交流区域地震科技经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学术交流会起到了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气氛的作用,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