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一条菲律宾发生大地震并可能引发海啸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美国地质勘探局先是称菲律宾中部萨马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海域当地时间20时47分发生7.9级地震,后修订为7.6级。而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则称此次地震为7.7级,震源深度为10公里。
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迅速向菲律宾、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发出海啸预警。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向东部沿海省份发出最高级别即3级海啸预警警报,强烈建议住在菲东部沿海低洼地区的居民立即撤离到高处。但之后不久,先是解除了国际海啸警报,至1日凌晨10分,菲火山地震研究所也宣布解除海啸警报,称"居民在保持一定警惕的情况下可以回家"。
地震发生时,记者在位于马尼拉的居所中并无任何感觉,收到短信提示才知道发生了地震。记者在随后的电视新闻中注意到,身处震中位置的一位菲国会议员通过手机与电视台连线,这至少表明,当地通讯是畅通的。这名议员在节目中表示,没有接到任何死伤报告。根据菲国家减灾委1日中午发布的报告,地震只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震中部分城镇电力中断,极个别房屋倒塌或受损,少数桥梁出现裂痕。可以说,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大。
为什么此次震级达7.6级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相对较轻呢?对此,菲国家减灾委行动中心副主任弗罗瑞迪诺·辛松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萨马岛以东112公里的太平洋,距离岛屿较远,对陆地影响相对较小,而震源深度最终被确定为45公里而非最初估计的10公里,故对地面的影响不大。
虽然此次地震灾情较轻,特别是余震不断,引发了菲律宾民众对可能发生更大地震的恐慌。到1日中午,共发生153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3次。在地震灾区,即便海啸警报已经解除,部分民众却宁可待在避难中心,也不愿回到位于海边的家中。在手机和网络上,则出现了预测下一次地震何时发生的传言。对此,菲火山地震研究所所长雷纳托·索里杜姆通过媒体解释称,大地震后发生余震是正常现象,通常不会出现超过主震级别的余震,民众不必恐慌。他还呼吁公众不要听信地震预测谣言。索里杜姆建议,人们对自然灾害应该保持警惕的态度。"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自我保持警惕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