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渭南市市长李明远在《渭南日报》发表题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文章,全文如下:
在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我们组织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全社会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观念,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全面提升防震救灾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意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地震防、抗、救知识,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特别要把重点放在学校,多组织一些地震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要以有效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为目标,优化传播载体,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掌握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动员社会力量自觉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等突发事件新闻应对机制,切实提高地震信息发布和舆论控导能力。
二是认真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好防震减灾规划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前提。立足我市地处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缘及多条断裂带的实际,强化防震减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特别要做好水、电、路、讯等生命线项目和学校、医院等生命线工程建设场地的选择,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地震滑坡、震陷以及可能遭受其它自然灾害的危险或不利地段。科学制定地震应急戒备方案,详细规划应急指挥、人员疏散、物资储备、队伍准备等工作,落实好各项应急戒备防范措施。高度重视农村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坚持把农村防震减灾与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注意选址安全,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震减灾能力。
三是狠抓抗震设防管理。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坚持以"地下搞清楚"为目标,认真做好地震活动断层和地震小区划的基础性探测工作,并注重将探测成果应用在城乡规划、建设之中。要以"地上搞结实"为目标,全面加强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监管,严格落实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备案及工程招投标管理等,夯实项目法人责任。完善建筑物档案管理,强化跟踪问责,重点落实好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业主及施工、监理、验收等单位的责任管理,确保大灾面前有案可查、有人担当。在重点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工程中,要加强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建立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宣传、引导农民建设抗震性强房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抗震减灾能力差的问题。
四是强化震情监视跟踪。地震部门要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加强全市尤其是值得注意地区、重点监视防御区域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强化震情分析研判,努力把握震情发展趋势,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应对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信息。市、县、镇政府要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社会动员,鼓励和引导群众及时发现、上报各类地震异常现象,为地震预测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五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及时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完善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健全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尤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认真研究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保障防震减灾经费投入。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形成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