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省地震局共同协办的“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0年度学术年会暨首届郯庐-大别地震与构造物理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市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等十余个单位和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参会。这既是共同交流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和大别造山带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现今及历史)、地震灾害、地震风险评估等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研究进展的一次学术盛宴,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次科技盛会。
安徽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有林和中国地震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基础研究处处长陈涛分别为本次学术会议致辞,对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通过本次学术研讨交流会,深化郯庐-大别构造带的科学问题研究,进一步增强有关学术单位之间的科研合作与成果产出能力。
郯庐断裂带的演化属于古特提斯-太平洋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穿过了中国东部诸多大地构造单元,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秦岭-大别造山带是古特提斯与太平洋构造的结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由此可见,对这一构造域开展地震与构造物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交流研讨中,与会专家讨论了郯庐断裂带和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根据体波、面波的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的大区域成像结果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和大别造山带的深、浅部构造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使用密集台阵在郯庐断裂带江苏宿迁段、安徽肥东段以及巢湖地区获得的精细结构对断裂带的浅地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温压条件及矿物组分变化对变质岩的韧性变形和地震波性质进行了讨论。
会上还讨论了地震灾害和地震风险评估等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针对研究区域现今及历史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震活动性与地质条件的对应关系,对当今断裂带周边部分区域地震活动性相对较低提出了可能的假设,并展示了利用合肥地区精细的浅地表结构进行的地震灾害模拟结果,为城市地震灾害的预防及损失评估提供了基础。郯庐-大别地震与构造这一共同的研究课题是未来开展学术合作研究的桥梁。多视角、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研究必将有效提升该区域构造物理研究水平,必将促进安徽防震减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安徽省地震局三位青年专家李玲利、洪德全、杨源源分别作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壳结构与深部构造意义》《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及分析》及《郯庐断裂带南段新活动性研究进展》的研究报告,充分展现了局科研人员较强的整体科研能力与科学素养,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