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7.8级毁灭性地震袭击了具有百年历史、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唐山。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当天18时45分在滦县又发生了7.1级强余震,景况愈加悲惨。大地震共造成24万余人死亡,16万多人重伤,7000多户全家罹难。地形地貌、城市建筑、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功能全部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大地震波及北京、天津等地,有感范围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7万平方千米。唐山地震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
在唐山7.8级地震44周年之际,让我们将日历重新翻回那段难忘的岁月,共同回顾地震工作者在唐山地震前后于挫折中奋进、普通而不平凡的工作历程。
监测预报,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开始起步。但当时的地震观测系统较为落后。唐山大地震发生时,省内的地震台多数不是被强烈的地震波掀翻,就是记录超出量程范围无法分析震相。处在外围地区的我国基本台网,也因处理资料技术的落后和通讯条件的限制,难以快速确定地震速报参数。
震后,地震工作者立即投入到检修仪器、抢救资料和对余震的监测中,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震后的两三天内,唐山地区的8个地震台站全部恢复观测,一周内全地区200多个群众测报点和各级地震管理部门也相继恢复工作。震后3天仪器记录到余震3457次,3个月内分析处理前兆观测数据多达几十万组,取得了唐山地震序列全过程的完整资料。这不仅对震后的震情监视、趋势判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分析唐山地震的活动特点及成因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1978年起,河北省地震局不断规范台站观测,提升地震监测速报能力。依据《地震工作条例》和《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对台站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在“八五”重点项目支持下,陆续新建了邯郸、唐山、秦皇岛、石家庄等遥测地震台网,显著提高了河北省地震定位精度,缩短了速报时间。“九五”、“十五”期间,实施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和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项目,建成了省地震遥测台网中心、强震台网中心、前兆台网中心,基本实现了地震监测的数字化、网络化。目前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具备震情信息5-10秒钟超快速报、2分钟内自动速报、8分钟内正式速报、部分地区30分钟内地震烈度速报的能力,为震后辅助决策、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全国率先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2014年和2016年,分别依托中国地震局试验项目和示范项目在唐山、张家口地区建成250个台站并投入运行。在石家庄、秦皇岛两市已建成250个台站,国家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河北部分)已完成10个基准站、79个基本站和567个基本站的台站堪选,并进入建设阶段,全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正在形成。
此外,广大地震科技人员在观测方法、观测资料以及预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对全省地震活动、形变、电磁、流体、宏观(群测群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每年年度、半年、月、周均组织召开会商会,初步形成了适合全省的地震预测指标体系。目前,河北省建立了省、市、县地震部门和台站紧密结合的预测预报体系和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地震部门及地震中心台联合开展震情月会商。建立了京津冀监测预报业务一体化体系,完善了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京津地震部门的紧急震情联合视频会商机制,建立了冀、晋、蒙、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三省一所一校”震情跟踪工作机制。震后可及时产出预估地震动图、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震情趋势判定等多种应急产品,为应急指挥等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震害预防,综合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唐山大地震的灾难,除了地震破坏力大之外,城市抗震设防能力不足,人民对地震灾难缺乏心理、组织准备,缺乏基本的知识和自救互救的常识等等,也是蒙受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震前唐山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大地震使极震区各类建筑物普遍倒塌,民用建筑物倒塌破坏94.6%,公共建筑的破坏率达到90%,各种工业建筑倒塌达70-80%,人员伤亡较多,设备损毁严重,百年城市毁于一旦。震后,历经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一座抗震性能良好的城市重新屹立于冀东大地。新唐山建筑按8度设防,同时增辟城市出口、防灾通道与疏散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大大提高。2015年,唐山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震害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减灾手段,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明确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也就是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河北省地震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履职尽责,推动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快速发展,在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主城区已经完成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成果逐步应用于国土、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98万户,累计投资180.81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广减隔震新技术,仅唐山市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就达到60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地震次生灾害风险防范,唐山在全省率先启用城市燃气管网地震安全监控和紧急处理系统,在不久前发生的河北唐山古治区5.1级地震发挥了重要作用。会同省金融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张家口市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实施方案》,正式在张家口地区开展地震巨灾保险建设试点。会同省政务服务、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制定实施《河北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联合省科技、教育、科协等5部门印发《共同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等各级各类科普示范点400多个。全省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现场工作,业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发生地震后,地震工作者都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及有关省、市地震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先后有20多个单位,600多人的队伍奔赴现场开展了震后科考工作。在统一组织下,地震工作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跑遍了唐山地震现场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村庄,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研究,绘制出了唐山7.8级及滦县7.1级地震烈度分布图,并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新唐山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震资料。此外,在宏观烈度考察的基础上,还对影响烈度分布的一些专门性问题,又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考察,包括对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工业构筑物、桥梁以及水工建筑的震害调查,对唐山地震地质、地下水、动物及声、光、电磁等方面的专门调查等,为地震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随着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地震现场工作的内涵越来越广泛,逐步形成了包括地震科学考察、震情趋势判定、地震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现场应急科普宣传和新闻宣传等内容的工作体系,先后颁布了10余项现场工作技术规范和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地震应急现场工作。
目前,河北省已建成省级和11个市级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为地震现场工作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信息,并能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将大震现场灾情信息传到指挥部及其他地区。为了更好适应“大应急”管理体系下的新形势、新要求,修订《河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预案》,明确省地震局以业务技术支撑为重点,推进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有序有效地实施。
光阴荏苒,44年过去了。如今的唐山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社会环境欣欣向荣。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唐山人民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拼搏,也凝聚着地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广大地震工作者将会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为目标,恪尽职守、奋发创业,砥砺奋进千帆竞,中流击水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