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荫沟村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耕地零星分散,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差,全村1140人,贫困户383人,贫困发生率33.6%。是国家级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为落实中、省关于深入开展好"精准扶贫和两联一包"工作要求,从2014年开始,省地震局开始派驻驻村工作队至曹坪镇荫沟村定点开展帮扶工作。
驻村伊始,工作队扶贫工作却遇到了不曾想到的困难,一些群众对党的政策不了解,积极性不足,不少群众心存疑虑,认为扶贫搞了这么多年,效果不明显;一些群众对村两委不信任,满意度低,干群矛盾较大,一些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不愿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却争当贫困户享受优惠政策,不积极行动主动脱贫等诸多问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矛盾症结,着眼于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抓党建促脱贫,扶贫先扶志,发展产业促脱贫,多措并举,通过努力终于使贫困群众走上一条自强、自立、自信的稳定脱贫之路。
抓党建促扶贫,党员带头干,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在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中,始终将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力量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第一书记建立党建责任清单,抓班子、带队伍,想办法,带动全村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把脱贫攻坚任务担在肩上。联合镇、村干部及时整合了村四支力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第一书记统一调配,明确了各自目标责任和考核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扶贫凝聚力。工作队利用党费资金购置桌椅改造了村党员活动室,改善党员活动条件,充分利用配发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村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定期组织党员活动,举办两会一课,工作队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制,与村、镇两级签订贫困户帮扶责任书,夯实帮扶责任,保证守责尽责。村党员建立脱贫攻坚互助活动,每一名党支部成员帮扶2到3户困难党员,率先脱贫,做出表率。
扶贫先扶志,找问题,想办法,提振群众"精气神"
困难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瞻前顾后,发展产业怕失败等问题一直是荫沟村比较突出的问题。工作队主要从找问题想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带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走家串户,耐心细致地跟村民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分析村情实际,统一思想认识,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致富信心不足等问题坚持把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有机结合起来,既送温暖、更扶精神、扶观念、扶信心,不断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斗志和勇气。引导全村上下形成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则奖、恶必惩的约定俗成。
贫困户郭吉哲由于小时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家庭生活一直比较困难。随着年龄增大,出门务工已找不到工作,平时就在村上种地打牌,收入非常低。工作队多次上门交流座谈,听说到他想收购中药材但苦于没有资金,2017年帮其申请产业贷资金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老郭开始收购葛根向外销售。经过一年发展,现在每月收购葛根上万斤,利润3000多元,达到了稳定脱贫目标。
贫困户徐启学早年在矿场打工,挣了不少钱,但是由于自己交友不慎,被人骗去赌博,输光了钱财还欠下外债。回到村里后,发展产业愿望很强烈。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养鸡,选购鸡苗并对鸡饲料进行补贴,县里也对鸡棚建设也进行了补贴。2017年禽流感疫情发生后,鸡肉价格鸡蛋价格猛跌,给他家造成不少的损失,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改善了鸡舍条件及供水设备,帮助他渡过难关。2018年鸡肉价格全面回暖,在他的努力下,取得非常好的收入,自己也成了全镇出名的养鸡大户。
组织开展了实用技能培训、产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努力使贫困户具备"造血"能力,激发了增强了群众推动乡风文明,主动脱贫致富的信心。多次入户对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政策进行宣传,参加组织扶智扶志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精气神也是焕然一新。
脱贫靠产业,三变改革,力促困难群众增收
"脱贫不脱贫,产业是关键",省地震局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经济发展工作,瞄准荫沟村产业发展弱点,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基础,抓基层,增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踏实做好集体经济起步工作。依据"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工作思路,以及县镇统一部署,荫沟村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明确基本路径和预期目标,工作队踏实做好相关工作,走家串户,为贫困户讲解村集体经济政策及"三变"工作方案,做到政策理解无偏差,贫困户知晓无遗漏。2017年积极联系土地流转相关事宜,与20多户涉及村民达成50多亩土地流转协议,并邀请专家于十月下旬为群众讲解经济作物种植相关事宜,召开第一届村股民大会,村集体经济发展向前迈出坚定一步,2018年地震局通过农户走访及市场调查,确定以中药材种植为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由帮扶贫困户带领,参与利润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20余户,90人,投资8万余元种植中药材贝母,收获后户均增收1000元。落实县扶贫项目,发展地栽木耳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进行折股量化,预计户均增收1500元,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驻村工作队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多元发展,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目前全村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食用菌栽培、禽畜生态散养等长短周期经济效益互补的产业发展局面。中药材种植以猪苓、天麻为主,为长周期经济项目。目前全村形成猪苓、天麻种植共14000窝,柴胡、苍术、白芨等草本药材种植110多亩。食用菌栽培现以黑木耳为主。工作队为贫困户积极协调椴木砍伐指标,帮助选购菌种,2018年新增木耳300余架,通过入户核查,目前全村形成黑木耳规模种植1000余架,预计年产值50-60万元,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660元。生态散养以土鸡生态散养为主,零星散养猪、牛、羊为辅。累计为贫困户发放产业补助资金70余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扶贫工作队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扶贫工作要求,充分发扬扶贫工作优良传统,再接再厉,扎实有为,精心谋划、敢于担当,早日带动荫沟村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