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提高学校地震应急水平,发挥地震预警减灾效果,使师生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有序疏散,5月7日,在中国地震局的指导和陕西省地震局支持下,西安市地震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应急管理局,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护航校园安全”为主题,成功举办6区8校联动的“陕西省西安市校园地震预警演练示范活动”。此次活动是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特色活动之一。
此次演练主会场设置在西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其他7个区县学校同步开展地震预警演练。演练共设置5个科目,包括师生应急疏散、紧急救治、心理安抚、震后处置及应急保障等环节。通过演练,让师生熟悉地震预警应对和应急处置方法,检验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升学校地震应急能力。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建强宣布演练开始。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司长杨文泽、陕西省地震局局长刘晨出席观摩并讲话,市地震局局长任涛介绍演练情况、市教育局局长李红雨发言。
任涛同志在介绍演练基本情况时指出,西安市地震局坚持补短提升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紧盯护航校园安全,联合市教育局实施“西安市校园地震预警服务”项目,为3468所中小学安装布设地震预警终端,提供“秒级预警”服务,实现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的地震预警全覆盖。此次演练突出了情景化实战化、智能化系统化和全流程全类型,涵盖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高中等基础教育学校,10000多名师生参加,持续推动“科普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不断营造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的浓厚氛围。
刘晨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西安市紧紧抓住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上线运行的契机,围绕中小学校重点领域,大力开展校园地震预警推广应用工作,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学校地震预警服务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也辐射带动省内其他城市的预警服务推广应用,为全省地震预警服务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杨文泽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演练中同学们有序高效的避险行动、老师们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充分展现了西安市校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扎实成效,对全国中小学校强化地震预警信息应用、科学开展地震疏散演练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深度融入校园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地震逃生避险知识宣传和技能演练,做安全知识的“传播者”、科学避险的“实践者”、社会安全的“守护者”,共同筑牢地震安全防线!
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和经开区各学校负责人共230多人在主会场观摩演练,其他区县学校代表在各自分会场观摩演练直播。该场活动通过中国地震局融媒体同步进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