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汉中市地震局在汉中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贴汉中"三市"建设大局,扎实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呈现出十大亮点。
亮点一:党建引领促超越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党建贯穿防震减灾工作始终,一月一主题,创新开展主题党日 活动,扎实推进"激情、干净、超越"主题作风建设,推行"5 1"管理和"四考机制",制定30多项制度规范,激发内生动力,外塑队伍新形象,聚焦追赶超越、与时俱进精神,全年74项任务提前一个月收官,实现省考进位目标列第一方阵。
亮点二:监测预报获佳绩
健全完善震情会商、值守值班、宏观观测、震情跟踪等制度,按周、月、季、年组织震情会商,科学研判监测资料和震情信息,参加省地震局和东、西部震情会商联防会。2017年度震情分析预报工作被评为全省优秀。
亮点三:信息节点全覆盖
全市11个县区地震局协调力量、落细任务、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地震宏观网络化信息化建设。2017年6月底前全部联调到位,实现信息节点全覆盖,为快速获取震情信息、共享服务、应急处置工作建立了技术基础平台。
亮点四:台网建设迈新步
重点推进实施《汉中市"十三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投资建成南郑区梁山南缘活动断裂地应力地震监测台、宁强县西沟村地磁地声前兆台,一县一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建设实现零突破。勉县建成全市第一个县级地震虚拟监测预警台网。
亮点五:示范创建新突破
佛坪县突出城乡建设抗震设防重点,历经三年,率先在全市建成陕西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创建经验推广全省;略阳县高台小学被命名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命名省级示范学校6所、市级示范学校10所;创建认定市级防震减灾示范社区2个、地震安全农居示范点3个。
亮点六:窗口服务新形象 驻行政服务中心地震局窗口,着力依法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方便群众、提质增效,实行一次告知、只跑一次、立即办理制度,服务对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被评为"窗口红旗标兵"。
亮点七:应急演练常态化
修订完善《汉中市地震应急预案》《汉中市地震局应急预案》,全市中小学每年5月开展的以防震避险应急演练为主题的"小手拉大手"活动常态化,模拟开展震后现场搜救、应急通讯、障碍移除、夜间救援等综合应急演练3次,配合省地震局在勉县开展全省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员合训演练1次,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高效应对7、8、9三个月邻区发生的3次以上中强震对我市的波及,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的肯定,6 名同志被中国地震局通报表彰。
亮点八:执法检查重规范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以第5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标准,应用汉中小区划成果,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组织县区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执法检查全覆盖,深入部分县区重点检查3次。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程序,明确了检查重点,切实加强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后的检查落实工作。全年电子化备案建设工程440个。
亮点九:科普宣传显成效
坚持预防为主,落细落实群众喜闻乐见节日的宣传任务,全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六进"工作。据统计,全年投入宣传经费12.3万余元,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举办讲座、报告会20余场次,电视公益知识短片滚动播出180余次,利用新媒体宣传报道140多篇(期)。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质量,社会公众的综合减灾意识进一步增强。
亮点十:人大代表助发展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服务市人大代表开展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调研、视察工作,广泛征求民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报告,从法律法规宣传、抗震设防监管、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新时代全市防震减灾事业新发展凝聚了群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