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西安市地震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在市应急指挥中心举行。此次演练由市政府主办,市地震局、市应急办承办,西安警备区、市委宣传部等十五个部门(单位)参加。
此次演练模拟我市鄠邑区发生5.9级地震,鄠邑区城乡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造成20余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应急抢险行动迅速展开,面对极端天气、地震谣传、山体滑坡和水坝险情等情况,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有效应对和处置等模拟行动。
为使演练内容接近真实,本次演练分"震情灾情报告与紧急部署"、"应急指挥"、"震后24小时"、"紧急处置"和"应急结束"等五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完成11个场景的处置。设置了通讯中断、危化品泄漏、新闻发布、灾民安置、道路抢通等情景科目。
评估组组长、省地震局刘晨副局长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认为此次桌面演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演练目标明确、情景设计符合实际,应急响应组织机构健全、科目设置全面合理;二是演练过程信息传递准确、解说清晰同步、响应准确迅速、指挥果断有序;三是突出明确职责、磨合机制、熟悉程序、协作配合的工作重点,体现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杨广亭副市长在肯定演练成果的同时,对各参演单位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各单位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加强应急戒备,切实提高我市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二要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应急预案。三要开展应急演练,建立联动机制。结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预案更具可操作性。从而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